手工紙文藝復興,烘一張代表臺灣的紙
2022-05-17 發布 541
▌南投埔里×廣興紙寮
★在地挑戰
勞力不足、工資上揚、環保意識抬頭、原料取得不易等因素,造成製造成本提高、國際競爭力低靡,讓許多工廠紛紛外移或關閉,使得當地造紙文化迅速凋零,由全盛時期的40多家手工紙造紙廠,至今僅存4家,留下「夕陽無限好,紙是近黃昏」的感慨。
★地方DNA
①自1935年日本人在埔里愛蘭橋下搭建工寮試驗造紙開始,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。
②埔里好山好水,做出來的紙不會因時間或日曬而變黃,是宣紙、棉紙的最佳生產地。
★科技導入
承襲日本造紙技法,透過十大工序:取材->蒸煮->浸泡->漂白->打漿->抄紙->壓榨->烘紙->成紙,加上素材創新,開發以在地特色蔬果纖維為原料的可食用「菜倫紙」、可泡茶「紙泡茶」。
★創生成果
①《觀光教育》成立全台第一家手工紙觀光工廠,打破工廠與教室間的隔閡,讓參觀者可邊看、邊學、邊做等五感體驗,是許多學校戶外教學的優選場所。
②《環保人文》將食材以更美的姿態與大家見面,解決了蔬果易腐爛不易儲藏的問題。ex:以中華文化的中藥發想,以百合、竹葉、荷葉、燈芯草等中藥材為原料,作出一款猶如中藥帖的「救命紙」,其只需過水,即溶出可調養身體人體的中藥茶。
③《一鄉一紙》研發臺灣農特產纖維紙,以紙展示豐沃特色物產。ex: 魚池紅茶紙、車城洋蔥紙、苑裡藺草紙、社頭芭樂葉紙、古坑咖啡紙、莿桐蒜末紙。